以德为基筑初心,教育之路显情怀。他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——曾凡传,他荣获学校“先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”荣誉称号。
信念引领:涵养“国之大者”理想信念。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理想信念,高尚的道德品质,对党和人民负责,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。刻践行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立足岗位、忠诚职责,站稳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坚定立场,牢牢把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实践要求,教好书、育好人,把心有大我,至诚报国”落到实际行动上,成为学生的指路明灯,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。
道德磨砺:坚守“强国有我”的初心使命。做学生成长的“引路人”,践行教师的使命担当,成为社会和家长普遍对人民教师有着“模范”的期许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,全面落实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,加力提速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,根据《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<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>的通知》要求,积极响应学校的乡村振兴工作,委派为第二批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人员。把驻地当故乡,把群众当亲人,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,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驻村帮扶一线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绘就着鱼水情深的动人画卷,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。
智识涵养:遵习“博学多能”的育人智慧。扎实的知识功底、过硬的教学能力、勤勉的教学态度以及智慧灵活的教学方法,积极创新教学育人方式方法。发挥主观能动性,在教学中研究,在研究中教学。真正落实了学生为主题,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,在各教学环节的表现及时进行量化考核,提升了学生课程参与的积极性。积极获得学生喜爱,获得学生一致好评,如2019年被评为最受欢迎的“四有”好老师。成功立项了“省社科院清远分院课题”、“广东省高校重点平台的青年课题”、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”以及“校级一般课题”等,同时参与了“清远市哲学社会科学”等各级各类课题6项。
